遇“最难就业年”毕业生该何去何从?

  • 作者:宣传部
  • 来源:
  • 时间:2013-05-14

遇“最难就业年”毕业生该何去何从?

 

2013-5-13 8:00:00     来源:新华网

 

    再过两个月,699万毕业大军即将冲击人才市场。对于很多外地生源毕业生来说,在北京就业难以有归属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在归属感和就业前景之间作抉择的他们,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而那传说中的“北京户口”以及总是“可望不可及”的房价,正在一点点摧毁着他们留在北京的梦想。

 

    “最难就业年”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2013年,北京地区高校有毕业生22.9万人,同比增长9000人。其中毕业研究生7.7万人,本科毕业生11.4万人,专科(高职)毕业生3.8万人。

    截至4月下旬,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28.24%,其中,本科生签约率26.6%,专科(高职)生签约率16.84%,研究生签约率36.59%。

    来自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需求数量上略有下降,岗位质量也有一定的下降,尤其是民营企业更为明显。

   “市属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需求人数为9.8万个,同比减少了1.6万个,降幅达到14%。”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祖德介绍,“受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摩擦、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减少,传统就业岗位趋于饱和。”

    雪上加霜的是,根据北京市最新发布的新规,若高校应届“非北京生源”毕业生本科生超过24岁、硕士生超过27岁、博士生超过35岁,将受到限制而不能在北京落户。(燕赵都市报)

 

    岗位少 观望多:大学生遭遇“最难就业年”?

    辛辛苦苦跑了大半年,海投的简历记不清有多少,眼看今年上半年的就业高峰就要过去,手上却依然没有录用通知的消息。一边是就业岗位少,一边是观望者多,面对一降再降的就业率,大学生就业究竟路在何方?

 

    找了大半年未签约 “最难就业年”来了吗?

    高飞龙是山西省晋中市晋中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了找工作他曾多次往返于太原与晋中之间。“找工作跑了大半年,花费了不少钱,到现在也没有签下一个,找个合适的工作真是难。”高飞龙说,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都还没有拿到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经历了多次打击,大家找工作的标准降得不能再低了。

    “原来想着工资要3000元以上,地点不要离家太远,还得有较好的发展空间。”高飞龙说,“现在觉得工资能达2500就不错了,地点无所谓,工作前景别令人看不到希望就行。”

    太原理工大学大四学生杜佳佳年前只拿到一个贵州某煤矿企业的录用通知。他是山西忻州人,父母不太同意他工作离家太远。他说:“能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已经很不容易,再想离家近点实在不好找。”

    杜佳佳学的是机械专业,是太原理工大学较好专业,就业状况一直比较好。“目前学校直属本科就业率为32.34%,去年同期是48%,落差较大。原来文科就业相对较弱,机械、矿业、水利等优势专业就业不存在问题,今年也遇到了点困难。”太原理工大学招生与就业处处长袁俊芳说。

    据知名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跟踪调查,2013届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加。该机构从2012年12月12日开始到2013年1月11日结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因此,2013年在网络上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工作岗位量少质低,大学生观望心态重

    连续两天跑了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大学的春季招聘会,来自西北民族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刘建斌没有投出去一份简历。“招聘我们专业的都是一些小型教育培训机构,在这些公司上班工资低、压力大不说,主要是没有什么发展空间。”刘建斌说。

    受全球及国内经济形势影响,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质量和数量都有所降低。坐落在山西的某大型央企负责招聘的武先生说,公司去年招聘了700人,今年受国内经济状况影响,把招聘人员的数量缩减为500人。

    然而,一些企业虽然提供了不少岗位,但待遇和发展空间很难令大学生满意。在山西大学的春季双选会上,国内某知名电器销售企业招聘大学生不限专业,对录用人员将提供什么样的岗位回答模糊,提供的全部待遇是2000元工资、外加400元的房补。

    山西大学文学专业的马同学问清了招聘信息及待遇后,扭头就走了。他说:“在太原每月租房至少要800元吧,吃饭600元打不住,再算上话费、交通费等生活开销,以及与朋友偶尔聚聚餐,2400元的收入肯定不够花。工资低可以,但也得让我能生活自给吧。”

    “招聘单位提供的岗位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与毕业生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导致他们观望心态浓厚。”袁俊芳说。

    此外,袁俊芳认为,大学生青睐大型国企,考研人数增加,也是造成今年就业率比去年同期降低的重要原因。

 

    加强扶持理顺体制,好就业还需自身硬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太原理工大学加大了对家庭贫困、品学兼优毕业生的就业扶持力度。自今年3月底,该校向50名贫困毕业生发放了每人1000元的就业资助金。

 

   “这些钱不多,但至少能解决贫困生来往于各地找工作的一些花费,如果能起到积极效果,学校考虑扩大覆盖范围和补助金额。”袁俊芳说。

    袁俊芳表示,高校还要下大气力拓展就业市场,联系更多的用工单位,为毕业生接触大数量和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创造平台。

   “教育行政部门与人社部门都负责就业工作,但涉及到大学生就业却出现了‘两张皮’。”袁俊芳建议,这两个部门应该理顺机制、整合资源,让大学生能从中受益。

    山西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孙祥林表示,山西将继续加大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危机意识,同时加强创业教育。“毕业生虽然不大可能一毕业就创业,但在学校进行创业培训很必要。”孙祥林说。

    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郭金来建议,大学生自己应该调整好心态,不要被目前的形势吓得畏首畏尾,也不可过于急躁,而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明确定位,努力找到自身优势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契合点。

 

    责任编辑:曹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