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驴得水》有感

  • 作者:何紫薇
  • 来源:
  • 时间:2017-11-02

                                                                                 观《驴得水》有感

        我想写一部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                    

                                                                              ——老舍

 

 

        带着看喜剧的心理,看了这部充满讽刺的电影。与同是开心麻花出品的《夏洛特烦恼》不同,《驴得水》不是一个喜剧,更没有心灵鸡汤式的故事。它让人看到的不只是人性的复杂,还有人们从希望走向绝望的整个过程。

 

 

      《驴得水》讲述的是一所乡村里的学校老师为了获得更多的经费,将一头运水的驴虚报成吕得水老师,因为教育部派特派员检查,为了圆谎,校长他们找了个铜匠假扮“驴得水”,后来为了圆这个谎,撒了一个又一个谎。随着剧情的发展,主角们从一开始一起喊着“团结乐观奋斗”的团结一心到后来的四分五裂。或许他们真的都有过要振兴学校的坚持,却因为种种因素,最后连要振兴学校的初衷都逐渐变成了满足私欲的幌子。

 

 

       孙校长想当农村教育家,后来为了圆谎,“不拘小节”,放下原则。裴魁山想得到一曼的认可和接受,后来爱演变成恨,谩骂着那个他曾深爱的女人。张一曼想活的自由,后来却成了顾全大局的牺牲品。孙佳想揭露社会的黑暗,后来为了帮父亲圆谎不得不屈从。特派员想贪美国人的钱,美国人想花钱做慈善,铜匠想去美国深造,逃离农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自己的不得已。

 

 

       在电影中,有几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

 

 

       一曼被同伴谩骂,被背叛,同伴们为了利益置她于不顾。当她头发被剪后,站着镜子前看到自己的模样,无法接受,尖叫着躲到桌子底下。那一剪,剪去的不只是头发,还有他们之间的情谊。扮演张一曼的女演员任素汐没有仙女般的外表,但她给人们展现的是一个烫着卷发,穿着旗袍、高跟鞋的时髦女性。镜头对她屋内的一个物件做了特写,那是两个女人的结婚照。我想这张照片或许就是一个隐喻,代表着张一曼开放的性观念,就像现在同性恋不为人们所接受,张一曼也是放荡的代表--不为当时的人所接受。张一曼是自由的,她喜欢电影,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在当时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旧中国,她敢于直面性这个人人规避的问题,她虽然浪荡不羁,但是她坦荡。她兑现了与校长的承诺,不听,不说,不管。她尊重了所有人。而她是自由的,如果这个世界容不下我,那么我就去另一个自由的地方。或许自杀对于她来说,便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周铁男对着特派员下跪求饶的那一幕最令人揪心。他仗义直爽,整日一副不怕天不怕地的样子,让人觉得什么势力也无法压制他,他始终都会坚持着自己的底线。他也是观众期望的寄托者。当枪声响起,周铁男躺倒在地上的那一瞬,我以为这样一个铁血男儿就这么失去了生命,没想到剧情反转,接下来的一幕是,他抱着特派员大腿,求着他不要开枪。原来再强硬的人在死亡面前也是那么渺小,只要一声枪响,就能让一个五尺男儿跪地求饶。那一枪没打死周铁男,但打死了一个热血青年。所有的坚持,在那一枪,那一跪之后,全被击溃。那一枪浇灭了他的满腔热血。

 

 

    “本来就是我们做错了,造成的后果,我们现在就要去面对。”这是校长女儿孙佳在铁男让她帮忙圆谎时怒吼出的一句话。在很多人眼里孙佳只是一个小女孩,铁男说她幼稚,但孙佳才是最是非分明,最真实的那个。她坚持说要承认错误,把举报信交到上面。后来,在亲情面前,她不得已选择了配合演戏,差点和铜匠结婚。故事的最后,在离开山村之前,她说:“过去的如果就这么过去了,以后只会越来越来越糟。”这个过去便是整部影片的情节,令人揪心,的确无法就这么容易过去

 

 

      电影的后半部分最能令人情绪波动。片中各个主角美好的那面撕破,人性最险恶的那面暴露出来,揭示了官场腐败,批判了奢靡之风。与前半段的欢乐形成鲜明对比。这部电影既是对过去的抨击,也是对现实的写照。从影片中我看到了每个人面对现实的无力。只有在看过整部电影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我在看一部喜剧,但我笑不出来。”

 

 

作者: 何紫薇                                             编辑:鲁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