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乡谣

  • 作者:杨静
  • 来源:
  • 时间:2017-11-22

   忆乡谣 

 

 

  “余归故里,春风不识路。丛生黍稷,此身在何处……”悠远绵长的歌声缓缓地流淌而出,一丝丝,一缕缕,慢慢编织出故乡的轮廓。

 

 

       千百年来的你,坐落在三江交汇之地。嘉陵江,涪江,渠江慢慢悠悠的从你身旁离去,你挥手告别,却不问归期。你在西南边境,守着自己的一方土地,养育了万千子女,用一颗母亲包容的心,目送他们生生死死,来来去去。

 

 

       微凉的秋风吹皱了平静的水面,吹散了历史的灰尘,泛黄的古卷被掀开,字里行间书写的是你的过往,你不曾提起过的秘密。

 

 

       嘉陵江南岸江畔,钓鱼城静静的站在那里。哪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奔去,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钓鱼城却坚守着一如往昔。登上钓鱼城城楼,耳畔依稀可听见战鼓擂鸣,兵戈相接的铿锵之音。城墙上的一瓦一砺,都是被岁月雕琢留下的痕迹,曾有滚烫的鲜血洒在上面,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钓鱼城人民。

 

 

       你是“上帝的折鞭之处”,你是欧洲人眼中的“麦加城”。元大汗蒙哥在钓鱼城的失利使你赢得千古美名,在历史的扉页上书写下精彩的一笔。

 

 

       涞滩二佛寺的钟声猝然响起,惊飞了栖息在树枝的鸟儿,拉长了绵绵的思绪。

 

 

       青灯佛影,香火缭绕,佛寺里到处都静悄悄的,连虫鸣声都变得小心翼翼,好似生怕惊扰了佛祖的修行。而佛永远保持着慈祥安详的面容,用怜悯善意的目光看着每一个求愿的人。也许佛不渡人,但人需自渡,他们要的不是一个愿望成真,而是心灵上的慰籍和依托

 

 

       出了庙门,走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足下是历史厚重的沉积。夜的凉风穿过青街小巷,拂过窗棂留它吱呀作响,门口的灯笼也变得摇摇晃晃。明明灭灭的烛火中,闪现的是古镇过去的热闹与喧嚣。叫卖的商贩,往来的车马,络绎不绝的人流,充满欢歌笑语的大街渐渐的远去,化作一缕青烟,消散了。

 

 

       历史的书页越翻越快,它究竟要停在何处呢?

 

 

       是谁在吟诵“涪水东篱,琼楼渺渺,嘉陵两岸,碧树葱葱……”循声而去,只见三江江畔立着一位白发须眉,仙风道骨的老人,日复一日吟诵着《文峰塔赋》纯净自然的词句。200年来,江水奔流不息,文峰塔巍峨耸立,好似彼此间早已约定,要一起看沧海变迁,潮起潮平。撑一把油纸伞,与雨天的文峰塔邂逅相遇,白的墙,灰的瓦,雨雾朦胧中勾勒出一幅水墨丹青。

 

 

      这里不是江浙一带,却也有渔舟唱晚的奇景。夜色降临江岸的灯火紧挨着亮起,红的灯,绿的灯,黄的灯……灯光倒映在水里,像画家不小心滴进的颜料,把水染了个花花绿绿。打渔的小船晃晃悠悠的摇着回来,带回来的不止是捕捞的收获,还有一串串粗犷的川江号子。

 

 

       历史虽是昨日,也将是明日。下一次的相遇不是在梦里,不是在画里,也会是在历史尘封的书页里。

 

 

    “余归故里,春风不识路,丛生黍稷,此身在何处……”歌声钻进耳朵,拉回飞走的思绪。故乡,那个你,我已了解了你的过去,你不曾提起过的秘密。

 

 

                作者:杨静                                                            编辑;鲁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