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湘南学院美术予设计学院李丽珍老师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于数字化的湘南古民居泥
塑艺术保护与传承》顺利通过结项。
本次项目选取湘南古民居泥塑艺术作为研究的重点,深入湘南地区进行调研。调研覆盖了郴州、永州、衡阳的耒阳、 常
宁等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193个传统村落,选取典型村落开展针对性访谈和数字化图像采集,力求发掘古民居保护与传承
的问题,客观全面了解湘南古民居泥塑艺术现状。
此次项目团队由湘南学院美术与设计李丽珍副教授、何次贤教授、王丽娜老师、胡美芳老师、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廖保
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范迎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岳继平博士、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李霞老师组成,学生队伍包含了邵启浩
、张鹏、刘良勇、王方、王传巧、范晨辰、陈丽娟、何丽鸿、张灵敏、陈圣凤、孙盼、于凤杰、朱财炜、谢林欣、邹仲倩、张
君 余慧、刘依林、杨帆等学生成员。

项目队伍在坳上村、金山村、岗脚村、阳山村、锦湖村、庙下村等六十多个传统村落进行详细调研和图像数据采集,时
走访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
项目组基于对湘南古民居泥塑艺术的全面考察与文献整理,分析湘南古民居泥塑艺术文化特点。笔者试图运用数字技术
采集湘南古民居泥塑艺术相关图像和文化元素,研究其装饰语言等,一方面用电脑表达湘南古民居泥塑艺术,将其转化成数字
图像;另一方面将数字图像进行衍生品设计,通过生活日用品、办公用品等活态传播媒介,摆脱古民居文化与平常的现实生活
发生联系的束缚。这种艺术设计创作手法是基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古民居文化传播路径,在潜移默化中播撒古民居的文化种子,
不断增强其艺术审美认同感,为湘南古民居泥塑艺术传承与传播找到现实可行的路径。
项目组成果专著一本《湘南古民居泥塑艺术研究》,论文类成果三篇,一篇 CSSCI 艺术核心,在 CSSCI 期刊发表作品
5 幅,申请国家专利一项,作品获奖2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1项,学生设计参加比赛获奖6项。这以系列成果是运用数字
化技术发掘整理群落型传统建筑艺术资源(湘南古民居泥塑艺术资源)模式研究、构建群落型传统建筑艺术(湘南古民居泥塑
艺术)数字化资源库、完善挽救群落型传统建筑艺术(湘南古民居泥塑艺术资源)、系统研究湘南古民居泥塑艺术的文化内涵
因素、传播湘南地区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意义;对于湘南地区古民居泥塑艺术发展、传承与创新应用等理论研
究方面,有较强的参考及示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