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旅游扶贫

 

 

 

 

   南岭走廊地跨湘、赣、闽、粤、桂等多省区,境内多山,积贫已久,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落后。随着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出台,

 

改善山区经济落后面貌成为扶贫工作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南岭走廊乡村振兴研究院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坚持“青山绿水”发

 

展观,依据区域发展理论,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产业集聚为依托,重在提升在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创新建构出“南岭民族走廊区

 

域协调发展旅游圈”的理念,增强旅游产业的带动力。

 

   为加强该区域旅游产业扶贫研究,推动南岭地区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同时也为国内同类山区精准扶贫提供可借鉴与复制的模

 

式,我院将旅游扶贫研究与服务的重点集中为桂东县、汝城县、安仁县、宜章县等南岭走廊郴州片区四县,重点围绕以上四县中的

 

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特色小镇打造旅游扶贫示范典型。指导桂东县、汝城县、宜章县积极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并

 

因地制宜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旅游扶贫模式,积极引导区内旅游扶贫重点村结合其各自资源禀赋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以乡村旅

 

游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目前,在我院乡村文旅团队的指导建设下,桂东县金洞村已从一个贫瘠山村打造成该县首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成为市民夏季避

 

暑度假旅游休闲的首选、珍稀名贵药材示范基地、养生养老、休闲避暑和生态旅游胜地;同时,我院乡村文旅团队通过在汝城县金

 

山村推广“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公司开发、市场运作”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发展的四大特色产业群,带动民宿、生态体验

 

休闲等相关产业发展,助力周边贫困村民就业增收。

在引导、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我院乡村文旅团队开展智力帮扶,指导乡村旅游创客、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与专业技术人员等

 

开发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并帮扶其发展特色民宿、康养避暑、古村落等旅游项目,培养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并通过能人示范

 

带动提高村民收入和就业率。

 

 

 

 

   研究院乡村文旅团队指导汝城县热水村采用“企业+农户”模式,发展大禾米糍、冬笋、香菇、竹稻米、竹筒酒、手工纸等特

 

色旅游商品,推动农副产品规模化、品牌化,丰富产品供给、扩宽就业与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