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布江拼布绣的传承与创新

 

 

 

 

 

   永兴大布江拼布绣是湘南地区一种流行于民间普及度非常高的的原生态造型艺术,渊源久远,最远可上溯至汉宋朝,兴

 

盛于明清及民国时期,近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影响广泛,被列入郴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已列入湖南省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出现,拼布绣制品正在慢慢淡出原有的历史舞台,原

 

来在大布江乡盛行的拼布技艺,现在只有年长的一些妇女才会做。传统的拼布技艺正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现状。加之

 

原来广泛流行于民间的一些资料、图样、工具损毁流失严重,拼布艺术的濒危状况是非常严重的。大布江拼布绣的生存、保护

 

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和困难。

 

   近年来政府、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大布江拼布绣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产业化的开发也在

 

逐步推进。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大布江拼布绣工艺,发挥高校在传承与推广地方文化遗产过程中的作用,我院师生组织团队

 

开展了系统的挖掘整理和合理的研究开发工作。

 

   自2015年开始,我院师生团队多次到永兴县大布江乡进行田野调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民间艺人进行了访谈,

 

收集了大量的图像文字资料。组织团队对大布江拼布绣的品牌、包装进行了设计,并在对市场、消费者等进行分析研究后,进

 

行了系列产品创新设计。系列研究获得了省市级项目立项,包括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湘南民

 

间工艺的创意产业研究》、郴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基于湘南民间工艺的郴州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研究》、郴州市社会科

 

学规划课题《大布江拼布绣工艺的创意产业研究》、 郴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大布江拼布绣发展现

 

状调研》、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布江拼布绣产品创新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