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
日期:2022-04-14  发布人:050045  浏览量:1554

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官网:https://zhongye.xnu.edu.cn/

研究院简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郴州市“一极六区”建设需求,建设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立足郴州,对接大湾区,坚持政府引导、高校支撑、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专业管理、创新引领、制度革新,充分发挥研究院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人才、技术支撑作用,实现研究院的高质量运转与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

面向世界种业的科技前沿,面向国家种业的重大需求,面向郴州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市场;利用创新种质资源与农学、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组学等技术,针对现代种业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研发。35年,形成一批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并进行推广,服务郴州农业百亿产业,在部分特色种业研发与应用领域领跑全国,争取省级平台;810年,在特色种业领域研究领跑全国,并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争取国家级平台。

三、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

1、特色优势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鉴评

2、特色新品种的选育、示范、培训与推广

3、特色新品种的产业化及其关键技术

4、种子生物学及其关键技术

四、组织架构:

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由郴州市人民政府与湘南学院联合共建、共管、共享。主要组成单位包括湘南学院、郴州市农业农村局、郴州市林业局、郴州市发改委、郴州市科技局、郴州市乡村振兴局、郴州市科协、郴州市农科所、郴州市林科所及有关农业企业等。

IMG_256

1、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作为研究院的决策机构,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由郴州市政府领导、湘南学院领导、研究院负责人、组成单位负责人和行业代表等组成。

2、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作为研究院的咨询机构,负责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中心的设置,重大科学问题、开放课题等的审核与确定。

学术委员会主任:匡廷云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副主任:宋松泉教授(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

         林忠平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员:杨春虹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孙群教授(中国农大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刘克明教授(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

姜孝成教授(湖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

王若仲教授(湖南农大生命科学学院)

宋顺华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杨德俊教授(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

 慎研究院(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

刘跃荣高级农艺师(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

刘晶副教授(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

    3、研究组。研究组为研究院的基本单元,实行研究组长负责制。

五、运行机制

1、建立校地共建机制。南岭现代种业研究院主要由湘南学院、郴州市农科所、郴州市林科所等单位联合组建的研发机构,共建单位实行共建共享,室验室各片区与各基地之间坚持相对独立与相互联系相结合、总部平台与基地特色相结合、问题探索与产业应用相结合。

2、建立合作研发机制。建立利益知识共享和成果荣誉排名机制,围绕南岭地区种业发展的科学、技术及产业化的关键问题进行创新研究,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开展合作,共同申报各类项目,突破核心技术,实现知识产权共享或技术转让,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3、建立严密管理机制。一是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领导下的课题组长负责制;二是建立项目研发管理实行主持人负责制,项目主持人全权负责项目的申报、实施和管理;三是研究院各中心人员实行长期聘用与临时聘用相结合、固定人员与外聘人员相结合;按需设岗、岗责明确、绩效挂钩。四是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管理相关制度,相关仪器设备专人管理、开放使用;五是与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构建产业技术联合体,开展合作研究与市场转化应用示范。六是建立引进人才机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设立开放课题或联合攻关等研究形式广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

4、建立市场运营机制。在郴州市政府、湘南学院和共建单位指导下,牵头协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从事种业研发、生产、营销的种业企业等,以自愿、平等、互利、共赢原则,联合创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科研成果与经济市场形成有机联动。通过承担委托项目、合作研究或技术入股等形式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

六、党的建设

在研究院拟建立直属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研究院的预期目标努力工作。

收藏本页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