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要求,湘南学院“自然学堂科普团队”乡村科普志愿团队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伟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利用生物、化学专业特色开展科普宣讲,利用科学普及,筑牢我国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践行二十大要求。我校志愿团队前往郴州市的不同地点开展科普宣传,惠及地方学子。
一、自然学堂科普团队以暑期“三下乡”活动为契机,组成多个实践团下沉郴州市地区多个县城、乡镇开展科普服务
1.“培养科学思维,探究生物奥秘”自然学堂科普团队走进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良田小学
2023年6月26日上午,湖南省郴州市湘南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学堂科普团队”来到了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良田小学,开展生物知识进校园的科普课堂、生物标本制作系列科普实践活动。
![]()
图为自然学堂科普团队出发良田学校前合照
自然学堂为良田中心学校三年级8个班共计486名小学生带去了丰富的科普课程:植物科普系列——一叶一菩提、一茎一青云、一花一世界,昆虫科普系列——小昆虫,大世界、生活中的花仙子,环保系列——趣味净水,二十四节气系列——小满、夏至、芒种。课堂上的氛围融洽,小朋友们都被老师们幽默风趣课堂逗得开怀大笑,课堂上面志愿者和小朋友们积极互动,为整堂课增添了活力。在经典的授课环节之后,团队成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小课堂,蝴蝶标本和简易净水装置的亲手制作让小朋友自主地完成实践内容,激发小朋友的思维性、创造性及动手能力。同时这些有趣的课程也在小朋友的心底埋下科学素养和实践探索的种子,让小朋友接受到更新颖、更具创造性的教育,自然学堂的志愿者们也从这次宝贵的经验中得到了实践经验,收获了无限喜悦。
![]()
图为团队段鑫鑫为小朋友科普蚊子为什么要吸血
![]()
图为良田小学三年级学生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
图为团队助教老师帮助孩子们完成蝴蝶标本的制作
![]()
图为小朋友们观察蝴蝶标本
![]()
图为小朋友们一起裁剪树叶卡纸标本

图为学生手工成品展示
![]()
图为小朋友们利用自己制作的简易净水装置等待过滤水流出
![]()
图为小朋友的蝴蝶标本制作成品展示
2.“科普兴林邑,花生落湘南”自然学堂科普团队走进郴州市宜章县乡镇学校
6月26日至27日,湘南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科普实践团为宜章县第四中学、宜章第三完全小学和宜章县教师进修学校附附属小学共计1200余名学生开展科普服务活动。此次科普作品紧跟时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巧妙融合思政元素这几个关键点,带去了“见识自然美丽,学习蝴蝶标本制作”“端午节的奥秘之五彩绳的编制”“西游记番外篇之火的妙用”以及“爱牙护齿”这四个科普主题,带领中小学生编制五彩绳和制作蝴蝶标本,增强课堂的互动性,丰富学生的课外科学实践知识激发了学生对端午习俗的来源、多样化生物的结构奥秘等理论知识的探索欲望,调动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
![]()
图为实践队员教学生编制五彩绳
![]()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科普表演
![]()
实践团成员与宜章县进修附小校领导的合影
![]()
图为三完小学生与蝴蝶标本合影
二、“工会有爱,伴童成长”自然学堂科普团队走进宜章工业园区工会子女开展科普研学服务
7月19日至7月20日,湘南学院自然学堂科普团队联合张永强名师工作室承办了宜章县总工会、宜章经济开发区工会联合会、宜章一中主办的“工会有爱,伴童成长”暑假关爱职工子女科普研学活动。为139名8至13岁的营员提供了为期2天的科普研学活动服务。
为了此次活动,自然学堂队员们和宜章一中毕业生志愿者一起进行精心的准备,组织了破冰活动、团建游戏,进行了精心的科普课程设计。自然科普系列中,“一花一世界”从远古最早的花追溯,到现代丰富奇特的花;“一叶知春秋”从落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多的问题,带着学生去思考去探究,设计了植物手工制作,发掘植物不同的美;“神秘的微生物”,通过会发光的猪肉,带领学生们进入一个微观的世界,讲述各种各样的菌类,丰富孩子们的视野。

![]()
昆虫科普系列展示的昆虫标本和活体让孩子们发出一阵阵惊震叹,这些在人类身边又通常被忽略的生物多样性、适应性和生存本领引起了学员们极大的兴趣,动手制作昆虫标本的环节更是让孩子们欣喜。
![]()
ě
前沿科技方面:漫谈人工智能讲座为学生们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的概念,同时还利用AI智能为同学们展示人工智能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通过“颜色反应”、“镁的燃烧”等绚丽的化学反应,让同学们体会化学世界中的独特风景;“逆风行驶的小车”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组装小车,使得小车脱离常规认识,能够逆风前行,为同学们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物理学的大门。
![]()
![]()
![]()
![]()
三、与濂溪书院合作,常态化开展科普服务
2023年6月24日,实践团成员为学生带来香溢端午的科普。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称谓及习俗众多。本次科普课堂,与古代历法联系来讲解端午节名字的来源;全面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带领青少年了解端午不为人知的故事;用口罩动手制作香囊,感受中草药的清香,体会传统文化底蕴。
![]()
![]()
2023年7月2日,实践团成员为学生带来生活中的花仙子的科普内容。蝴蝶,蛾子是我们身边最常见最漂亮的一种昆虫,它们的颜色样貌多种多样争奇斗艳。自然学堂科普团队带领青少年观赏精美绝伦的昆虫标本;详细介绍有关昆虫的知识、解释如何区分“蛾与蝶”的三种方法;学习制作昆虫标本,封存自然之美,激发青少年进一步探索昆虫世界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与动手能力。
![]()
![]()
![]()
2023年7月9日,实践团成员为学生带来一叶一菩提的知识科普。叶脉之于全叶,路径清晰宛然、一目了然,本期科普课堂以生物学视角讲解叶的形态结构,共同探索叶片的独特之处。并进行有趣的手工活动:制作叶脉书签,体会叶脉的神奇。
![]()
![]()
![]()
2023年7月16日,实践团成员为学子带来二十四节气之小暑的知识科普。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带领青少年探究小暑节气后为什么多雷暴雨,以及小暑的历史渊源,小暑这天发生的事。于此同时了解该节气相关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并且讲述一些养生以及防溺水的安全科普知识,最后带领青少年们动手制作纸蝉收尾。
![]()
![]()
总结:
希望的种子在湘南落地,科技的梦想在心中发芽。本次乡村科普志愿行团队成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中给予青年人的期望,通过科普进课堂的形式,发动青年学生进入课堂,推动科普教育的普及,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要求,实现全民科学素养从新生代开始不断提高。让学生理解科普、参与科普、受惠科普,提高当地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且为当地学生普及相关科学知识,加大了科普教育在中小学校的拓展面,体现了我院对加强科普教育,调动青少年学习科学的热情,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我院科普团队将继续壮大科普力量,未来将把科普知识辐射到郴州各地中小学校。
编 辑:罗升 审 核:黄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