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泥土“打交道”的民族

  • 作者:杨孟枝
  • 来源:
  • 时间:2017-04-21

        同泥土“打交道”的民族

                        ——《乡土中国》书评

       

 

       21世纪的中国,发展真的很快,实现了毛主席“造飞机、造炸弹”的梦想;书写了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完成了江泽民“九二共识”的通力合作……总之,中国在世界上不再是一个任人欺凌的贫穷落后国家,然而,中国人变得越来越“富”了,离“土地”却越来越远了。近日,读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一书,深有感触。

 

      《乡土中国》是由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的,全书收入14篇文章,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为当代学者研究中国乡村社会提供了蓝本。

 

        费老在书中写到“乡下人土气”,看似蔑视,但极其贴切、准确。在我看来,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么一点“土气”。中国人的“土气”,即是扎根于土地的“士气”,爱好和平,不屑争斗,保卫家园,便能同仇敌忾;中国人的“土气”,是立足于农业为发展之根基,取资于土地,却搬不动土地,“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近年来有一网络流行词“吃土”,意义是形容对网络购物的一种疯狂程度;可延伸到口袋没钱。而更深层次的想想,为什么今日的意义说成是“吃土”,而不是“吃水”呢?也许就是因为“土”是最无私、最廉价、最微不足道的,才能够形容那段“贫寒窘迫”的日子。古书中有一个治疗水土不服的偏方,就是用家乡之土混合当地之水喝下即可改善水土不服。虽然从今日的科学原理来分析,甚是荒谬,但不可否认,这个偏方也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土”代表的是家乡的熟悉感,身在异乡,最怀念的就是那一点家乡的味道,“土”便是不忘初心的见证。

 

       中国发展到现在也出现了城乡二元次结构,城里人与乡下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认真分析费老《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两篇文章,城里人认为乡下人“愚”,连马路也不会过;在乡下人眼中,城里人不过是不认识小麦的“笨蛋”。说乡下人“愚”,是不认识字,称之为“文盲”,但绝不是智力不及人,而是知识不及人,至多是指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及城里人。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的眼睛,语言的艺术在乡下人眼中,更多在于交流和沟通的实用性,不似城里人咬文嚼字、不露声色的虚伪感情。如果说文字代表的是“文化”,不认识字的乡下人却也有自己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通俗的说,就是记忆是文化得以发展的根本,动物之所以称之为动物,就是它们的生活是凭借本能,而不是记忆,我们要发展记忆,也是为了发展文化,而文字就是为了传播和继承文化而出现的。乡土文化没有文字,是因为在乡土社会这个舞台上,他们只有“一套戏文”,个别的经验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保存的就是继承的,继承的就可称之为文化,且不论精华还是糟粕。

 

       费老将社会网络分为“团体格局”网络和“差序格局”网络,在他眼里,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的社会,而中国传统社会是“差序格局”的社会,最大的一个特点在于“私”。中国人交往办事的原则是“家人-熟人-生人”,尤其是“家族”这一个最讲情面的群体,也就是现在所排斥却难以改变的“礼俗社会”面貌。而在西方,发展的是资本主义经济,他们不是应该更“自私”吗?但不要忘记西方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的“私”是建立在上帝和法律面前的,“法理社会”是“人人平等”的基础,对神的信仰是个人自由独立的坚定磐石。

 

        社会的发展向往着稳定和谐,梦想着民富国强。乡土社会除了是农村的剪影,更是中国社会的缩影,中国是从乡土中成长的,即使今天我们住在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大厦里,但是我们无法否认,我们依旧站在泥土之上,同泥土休戚与共。

 

       费老的《乡土中国》,除了是他个人思想上的绚丽火花,还是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里程碑教材,更是中国乡土社会时代的印记。中国因泥土而辉煌,亦因泥土而没落。通读这本小书,细细揣摩,便可知其深刻含义,以及借鉴指导之义。

 

 

作者:杨孟枝                                                                          编辑:黄燕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