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6
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扎实推进转型发展——我校在全省教育系统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经验交流的发言稿
- 作者:宣传部
- 来源:
- 时间:2014-11-24
我校在全省教育系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经验交流的发言稿——
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扎实推进转型发展
中共湘南学院委员会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我校作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单位,自2014年2月正式启动。在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委驻高校第4督导组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聚焦“四风”,环环相扣,着力解决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始终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加强内涵建设促进转型发展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今年,学校获批第四批“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医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省级建设项目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个,成为“湖南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顺利加入了“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被列为湖南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昨天(11月20日),全省教学综合改革现场会在我校召开,这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的民主测评中,学校党委班子优秀率为99.39%;党员领导干部个人优秀率平均为98.10%。师生们高兴地说:“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是动了真的、过了硬的,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只要学校党员干部保持好这种作风,我们对学校的转型发展就充满信心,对学校的未来就充满希望”。
一、解决“总开关”,保持“心”常态
作风问题事关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成败,要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必须大力加强作风建设。针对作风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学校于2012年初,开展了以整治“九不”(精神不振、政令不畅、守纪不严、工作不实、创新不力、正气不足、为政不廉、教风不正、学术不端)为主要内容的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很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一股强劲的东风,学校党委认为必须以此为契机,从深层次解决学校存在的作风问题。活动伊始,不少同志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一是认为类似的教育活动搞了很多次,都是走了过场,搞了形式,不需要太当回事;二是认为高校是“清水衙门”,“四风”问题不像党政机关那样突出;三是认为“四风”问题是领导干部的事,与普通党员、一般干部没有关系;四是认为只要做到不越底线,不太出格,吃点、喝点这样一些小小的问题算不了什么。针对这些看法,学校党委一是抓学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共产党的宗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等方面引导大家理解群众观点的深刻内涵。二是抓对照检查,查摆突出问题。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师生对学校领导班子提出的意见建议741条,其中四风问题 429条;对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256条,其中四风问题 163条。大家意识到学校“四风”问题,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大小的问题。经过深入的学习讨论,大家进一步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出现缘于理论学习不深入,理想信念不坚定,群众观念不牢固,究其思想根源,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故障。大学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这些问题不解决,它对大学的侵蚀与危害,较之社会其他部门,后果更为严重。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大家认识到虽然“吃点、喝点”是生活小节,但如果领导干部不注意“小节”,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群众中产生极坏的影响。一些党员干部违法犯罪,往往是从生活小节开始的,这不能不引起高度警惕。只有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从思想深处、政治高度看问题,才能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方向的正确;只有解决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任何时候都把忠诚与担当记在心中、扛在肩上,才能托付起教书育人的天职,回归到党员干部作风优良的新常态。一位党员教授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说:“走过的路长了,遇见的人多了,不经意间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头脑的睿智与清醒。人生最奢侈的拥有是一个生生不息的信念,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喜欢的工作,一份享受平淡生活的美好心情。”深怀为民之情,建立“心”常态,适应新常态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本色。
二、树立群众观,转型求发展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而要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就必须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请群众参与提意见建议,确保找真问题、真找问题;请群众参与监督,自觉接受师生监督;请群众参与评价,将活动开展情况和整改落实效果的评判权交给师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按照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对高校普遍存在的18项突出问题,逐一整改。同时根据群众的要求,积极回应基层和师生关切,较好地解决了师生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和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诸如青年教师住房困难、学生活动场所不足及学生食堂的改善等18个问题,受到了师生的称赞。
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仅仅解决好师生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学生的就业成才关乎千家万户,关乎国家命运、民族兴衰。有的家庭甚至是倾其所有,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希望他们不是拿一张文凭而要有一技之长,将来能有一份固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成为家庭的顶梁柱,社会有用之人,国家的栋梁之才,圆莘莘学子的大学梦,这也是高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和长远利益之所在。经过学习讨论,全校上下形成共识,确立了办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要以“五个一工程”(一个好专业、一个好平台、一本好教材、一个好课题、一支好队伍)为抓手,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转型发展。为此,我们痛下决心,以“不能为了老师的饭碗而砸掉学生的饭碗”的理念,调整专业结构,淘汰了7个社会适应性不强的专业,新增设了8个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本教材的建设,全方位建立校企合作示范基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目前,学校转型发展呈现良好局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今年6月,据国内一家专做人才数据的机构iPIN.com发布《湖南高校毕业生毕业5年薪酬排行榜》和《湖南高校十大热门高薪专业榜单》,湘南学院名列第四。同时,学校深入推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联系学生及家长制度。学生家长说:“我们把孩子送到湘南学院读书,放心!”
三、扎紧“铁笼子”,敬畏守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改革发展,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不是仅仅依靠个人道德品质修养所能做到的,必须有一套健全的制度。没有制度,就没有大学。我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树立群众观念,广泛发动群众,修订完善各项制度。把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作为重要内容,构建制度体系。用制度的“铁笼子”规范教学、科研、管理行为,以体现公平、正义、廉洁、高效。根据中央要求与群众期盼、学校实际、活动经验相结合,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学校从4个方面、27类别,提出了55项制度建设计划,现已经出台了包括专项整治成效18项制度在内的51项制度,并收到很好的成效。比如,针对一些部门滥发加班补助,群众反映大的问题,学校规范了加班补助的项目和发放标准,使拿了补助的人心安理得,不拿补助的人也无怨尤。又比如,针对公务接待漏洞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问题,学校明确规定市内的所有公务接待都不出校门,并严格接待标准,群众反响良好,今年学校公务接待费与往年相比有大幅度下降。还比如,根据群众要求,学校出台了《湘南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查处了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的行为,有关人员自觉清退了违规使用的科研经费,并及时上交国库。一位系主任说:“有规矩就要按规矩办事,这是制度对我们的爱护,否则出了问题,将后悔莫及”。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建立健全以大学章程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从根本上实现权力运行的随意性向依制度、依程序办事的转变,工作的推动由弹性规定向刚性约束的转变。
四、不做“太平官”,尽责敢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狠抓作风建设,对干部内设“高压线”,外念“紧箍咒”,党员干部一些旧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模式被打破,有的干部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甚至发出了“官不聊生”的感叹,“为官不为”现象应运而生,确有些党员干部“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干事”,“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针对这种现象,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党委举办以“责任、能力、纪律”为主题的暑期中层干部培训班,通过学习讨论,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这就是群众观念、宗旨意识、党员干部价值取向出了问题。大家充分认识到,我们党因群众而产生,因宗旨而存在,因有宗旨才有事业,才需要我们这些党员和干部为之而工作和奋斗。曾国藩在《治心经》中的一句话,“以苟活者为羞,以避事为耻”。封建官吏尚有如此境界,党的干部理应把能干事、有作为当作立身之本、为政之要,“为官不为”应感到羞耻。学校经管学院院长在谈体会时说:“当干部就得受苦,受累,受委屈,只要把事干好了,受点委屈,值!”。党委一位领导在民主生活会上深情地说:“出于自己草根本性和长期做领导工作的实践体会,深知‘为官不易’,但没有为官不为的想法,总想把工作干好,只是自己能力水平有限,与组织和群众期盼有较大差距”。学生食堂的装修及12000㎡球场的提质改造,暑期必须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困难相当大。但有关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加班加点,攻坚克难,如期完工,满足了新学期开学使用。
与此同时,我们即将建设好学校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并延伸功能,把教师和学生诉求通过手机直接上校园网,还在办公楼电子屏幕滚动显示,限期没办结即“亮红灯”,并与绩效挂钩,“亮红灯”十次,对部门、教学单位领导诫勉谈话,“亮红灯”二十次,免去领导职务,相关责任人扣除全部绩效工资。这一机制建立,旨在让党员干部普遍感到,不再是“为官不为”,而是“为官不易”。
责任编辑:曹永平 审核:胡小平
信息公开
阳光服务
财务
教务系统
湘南易班
学校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实景湘南
校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