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跌倒老人“扶与不扶”?我校学生阳海龙挺身而出彰显美德

  • 作者:许坚
  • 来源:
  • 时间:2014-12-15

 

路遇跌倒老人“扶与不扶”?我校学生阳海龙挺身而出彰显美德

 

       本网讯(通讯员 许坚 )碰到跌倒的老人,扶与不扶?当社会上许多人还在为这个问题举棋不定或争论不休时,我校有一位学子却凭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的爱心给出了答案。他叫阳海龙,是我校临床医学系的学生。“我只知道他是湘南学院的学生,但联系不到他本人,他是个好心人哪,我就想好好谢谢他!”跌倒的老人名叫陈华(化名)是一位年逾古稀的退休教师。近日,她在接受校报记者采访时,不断重复这席话。她希望借校报表达她对阳海龙同学的谢意,并弘扬这种救人扶伤、助人为乐的优良品德。

  12月8日早,74岁的陈华老人因事需乘车外出,在路过一公交站台时不慎被因施工搭设的脚手架绊倒,脸上有多处擦伤,右手剧烈疼痛。当时老人挣扎着要站起来,但始终也没法站起。当时围观的人很多,但没有一个人上前帮忙。这时,有位小伙子看到这个情形后,赶忙在老人身边蹲下来,大致了解了老人的伤情后,慢慢将她扶起,并搀扶着将她送到了就近的第四人民医院。这个小伙子正是我校临床医学系在第四人民医院实习的阳海龙。凭着对医院情况比较了解,他轻车熟路地带老人去了急诊科,并帮其办好诊疗一应手续。在陪同老人等X光结果的当儿,阳海龙向他曾在骨科实习的导师求助并通知老人家属,检查结果显示老人右手骨折,需手术治疗。可老人希望到中心医院治疗,他毫不犹豫又带着老人乘车辗转前往中心医院。一路上,老人有意识地和阳海龙攀谈起来,当老人问及他具体情况和信息时,阳海龙却有意无意地回避,他是个乐于助人却不事张扬的人。在老人家属接到老人之后,阳海龙默默地离开了。

     在老人和其家人看来,当今社会,自从曝出几次路人扶跌倒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之后,许多人是不敢轻易扶摔倒老人的。在这一社会背景下,阳海龙不假思索对老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很让人感动。老人表示:如果不是阳海龙出现,我现在都不知道会怎样。老人动情地说,后来得知阳海龙还有十几天就要面临研究生考试,因自己耽误他半天复习的时间深感过意不去,我只想说,他是好样的,湘南学院培养的学生真不错!

 

给阳海龙同学点赞!

  如果在更早的时代背景下, 也许阳海龙同学路扶老人事迹并不值得大书特书。因为当老人跌倒,有人扶时,这在公众的眼里,并不是“新闻”。但现在这仅仅是个假设。   近年来,“扶老人遭讹”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于是,当老人栽倒时,我们有不少人是在袖手旁观,或是无视而过?心中在想:如果伸手相助,会不会被“夹住手”?   但许多人似乎没留意:“扶老人遭讹”事件毕竟不代表社会的主流,这样的事件,在社会中所占比例很小,否则也不会被作为新闻来报道。而社会的主流观念,还是“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好人有好报”等。所以当老人“被扶讹人”事件发生,这样的事虽成为“新闻”,但这种行为终究为多数社会公众所不齿。所以,“扶老人”还应是这个社会的主流观念。这个逻辑很容易想通:想想看,当我们自己的父母,或者我们年老的时候摔倒,没人敢来搀扶一把,我们心中该是怎样一种滋味?   我们希望碰到老人栽倒时,更多的人都能上前扶一把,不要过多地去患得患失。阳海龙同学已为我们做出了响亮的回答,做出了榜样!   扶老人一把,这个社会便能增加一分温暖;偶遇“被讹”,要相信公道自在人间,即使旁边没人作证,事情终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而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为别的,为了这个社会的正气,也为了自己。                             责任编辑:曹永平                                           审核:胡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