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大家谈】把牢意识形态 落实立德树人

  • 作者:宣传部
  • 来源:
  • 时间:2016-03-14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立德树人”从目的、内容、方法上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既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所必须研究的教育的本质性问题,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所要实现的目的性要求,需要认真学习深入理解,提高“立德树人”的自觉性,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本网编辑部特推出【立德树人大家谈】专栏,欢迎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讨论,不吝赐稿。

编辑:曹永平)

 

把牢意识形态     落实立德树人

         

邓党雄


        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我校党委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原则,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主导权和主动权, 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意识形态工作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合格的高校毕业生。
        1、守住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
        学校党委牢固树立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自觉增强抓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主人翁精神种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田”。时刻牢记守土负责、见微知著、防患未然。
        校党委切实明确和落实党委抓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的第一责任,党委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每位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同时明确和落实各单位、部门和党基层组织抓好职责范围内意识形态工作的岗位职责,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机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通过层层立责任状将软指标硬化、定性指标定量化,并把责任落实和完成情况,作为年度综合考核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党委书记统筹全局、协调分工、靠前指挥,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带头把好宣传文化阵地的导向,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求,坚持负责必明责,担责必履责,有责必查责,失责必问责,强化监督检查,对出现严重错误倾向等重大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规矩立起来、挺起来。
        2、畅通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渠道
        强化“党委领导、宣传部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形成工作合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主方向、主渠道。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人民满意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敢于“亮剑”、敢于“举旗”,有效应对新挑战,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加强校园网、校报、学报、学生网络、校园电台、电视台及电子屏、学生刊物、橱窗、板报等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力度,掌握并使用各类主流网络平台或社交软件,开展多渠道、多类别的网络平台建设,使网络成为在大学生中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在网络空间主动发声、积极作为。
        3、注重意识形态工作的实际效果
        充分发挥教师和课堂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的研修培训力度,重视专业课教师在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上的引导作用。认真抓好教学主体教育,落实中央精神,严格坚持“红七条”。推行集体备课制度,授课不能离经叛道,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教学讲授有纪律”。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正确管理,加强思政课的引导力、吸引力,强化学生社会实践环节,使大学生从多种途径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和道路的理解,切实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全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素养。抓好各类专家进校学术讲座和学术论坛的管理工作,讲明政治纪律和讲授要求;着力做好知识分子的工作,关注知识分子群体的新情况、新特点与新动向,把握“团结”与“引导”两个关键,激励他们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聪明才智。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信念坚定、经验丰富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作者系学校党委书记,此文曾发表在郴州日报3月11日党委书记谈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版)

 

        相关网址链接:

       http://szb.czxww.cn/html/2016-03/11/content_8583.htm  

 

 

 

立德树人成就“三不朽”

       

胡小平

 

         国家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强调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学校党委书记邓党雄日前在《郴州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意识形态工作全过程》。
        落实立德树人,对于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就是成就古之圣贤所梦寐以求之最高人格理想: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立德树人,立德是前提、基础,树人是目的、归宿。立德,为“三不朽”之首,是航标、方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树人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立功;而始于立德之树人,少不了著书立说,对学子言传身教,立言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不朽之中,“立德”,即树立道德:重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必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学校工作立功就得树人,树人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大局、重中之重。树人立功要通过管理树人、教书树人、服务树人诸多途径来实现。管理树人必须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教书树人必须因材施教、授人以渔。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让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授人以鱼,一餐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服务树人必须着眼全体、爱生如子。质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改善服务是过程,永远在路上。
        “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立言必须立足各自本职岗位,结合国家和学校十三五规划,围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和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弘扬改革旋律、顺应转型要求、贴近学校实际、反映师生诉求,解读好中国梦、中国故事的湘南篇章。
        春光洒满校园、春风送来吉祥、春景催人奋进。明德、德行天下;博学、学须致用;创新、新以剔旧;笃行、行远必思。合谐湘南、共建共享,让我们春风化雨、立德树人、筑梦前行!

(作者系学校党委宣传统战部长兼报刊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