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进行时|文学与新闻学院:“下乡四部曲”绘就乡村新篇章

  • 作者:
  • 来源:文学与新闻学院
  • 时间:2024-07-19

本网讯(通讯员 段晓光 朱桐 尹玉洁 周彩艳 瞿佳)青春力量,挺膺担当近日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身‘临’其境弘遗风,龙须技里践青春”三下乡实践团的12名成员来到郴州市临武县,组织开展了 “下乡四部曲”系列活动。


调研行:乡村脉搏,发展探路

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临武县各个村庄,围绕非遗传播、红色文化、留守儿童、普通话推广等主题进行走访调研。

实践团成员走进沐塘村、大岭村,与老一辈编织艺人深入交谈,了解参观龙须草编织技艺,切身感受他们对于传统技艺的执着、热爱以及非遗技艺面临的困境。在走访中,成员们还利用调查问卷等对70余名村民进行访谈交流,关注留守儿童、乡村教育等重要问题。“现在村子里做龙须草的人很少了,父母不在家的孩子也多,最担心的就是他们读书的问题。”沐塘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说。

 

宣教行:传承经典,启迪心灵

实践团队积极响应非遗传承号召,深入社区,开展了传统非遗漆扇文化、临武当地龙须草编织技术以及中华传统的汉服文化等一系列丰富的非遗趣味课堂,将传统艺术瑰宝带到民众身边,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课堂设计上,团队成员们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展开有奖竞答、手工折纸、漆扇制作体验等内容,收获社区孩子们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实践团成员还开展了包括防溺水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在内的一系列安全教育课程,为孩子们普及预防溺水和保障食品安全的知识,并通过模拟演练和实际操作,增强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服务行:青春行动,乡村振兴

临武县汾市镇兴隆社区,实践团成员倾听社区工作者和村民们“需要”的声音,以切实行动扎根基层、服务社区、温暖人心。

实践团志愿者们社区阅览室普及推广普通话带孩子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孩子们延展课本知识,扩宽视野,提高阅读兴趣带领孩子们开展体育运动,培养兴趣爱好,增强素质体魄。

面对社区房顶漏水问题,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工作人员一同投身“防漏水”工作,并对社区的公共街道、公共基础设施、居民家门口等地进行了志愿清洁活动,为社区的整洁环境贡献力量。

 

寻红行红色足迹,历史回响

文化兴则国运兴,实践团成员们还深掘临武当地红色资源,在多处红色教育基地追寻先辈足迹,重温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

实践团成员先后走访了临武文化馆、黄龙山烈士纪念碑、十八岿烈士陵园、贺家大院四个红色教育基地。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历史旧物背后的故事,为革命烈士献上花束,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述,还通过拍摄视频记录革命资料,讲解革命故事,学习中国共产党军民同心协力抗战的不朽精神缅怀革命烈士们为了中华民族解放不屈不挠的奋斗、坚守的信念

“这几天去了很多地方,在社区给孩子们传授知识,追寻红色足迹身临其“境”,了解非遗龙须草编织,尽己所能帮助他人,这是一次值得回忆的成长之旅。”历时7天的“三下乡”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纷纷感怀道。



一审:戴昕 二审:董鑫峰 三审:李冰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