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进行时 | 基础医学院:“乡”约盛夏,遇“践”青春

  • 作者:
  • 来源:17基础医学院-二级学院-湘南学院-
  • 时间:2024-08-06

本网讯(通讯员 李敏 周瑜萱 孙杰 摄影 胡斐然)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文化、卫生“三下乡”的政策精神,进一步促进红色精神传承,7月10日-8月3日,基础医学院“践行医者仁心,传承红色文化”医疗实践团队前往郴州市汝城县深入农村社区一线,围绕“健康知识普及”、“红色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社会服务与调研活动助力乡村医疗振兴。

实践团成员与汝城县人民医院开展见面会


深入临床实践,了解基层医疗工作

“践行医者仁心,传承红色文化”医疗实践团队于汝城县人民医院开展了为期20天的临床见习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们在科室医生的指导下,深入了解基层医疗工作日常及运行机制。团队成员深入医院门诊部、住院部、急诊科、手术室等,了解各科室运作模式,亲自参与医生的日常工作,通过观摩和参与医生的诊疗过程,学习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技能,以及病人病历的整理和归档、病人的基本护理、药物的配药和给药等方面的业务技能。

见习期间,18名团队成员展现出了高度的主观能动性及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紧密配合科室医生的工作安排,充分融入医院环境,获得了汝城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团队成员随肿瘤科业务主任张忠山查房

团队成员认真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范丹讲解


探寻历史文化,增强青年文化自信

7月12至14日,实践团成员前往汝城文塔、濂溪书院、朱氏宗祠等地展开一系列文化溯源活动,探寻汝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实践团成员从“程朱理学”的深刻阐述到韩愈为官记录,再到秦观贬谪郴州期间的文学创作,对当时当地的历史沿革、文化发展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带领下学习“程朱理学”

实践团成员聆听韩愈求学为官历史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担当青年强国使命

7月18日,实践团成员来到汝城革命烈士公园、湘南起义旧址等地展开调研学习,为革命烈士鲜花,集体默哀。实践团成员了解了“风展赤帜百万之众斗敌顽”“战略转移湘南义军赴井冈”等历史,成员们怀着崇高的尊敬之情,宣读入党誓词,追忆艰苦的抗战岁月,深刻理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实践团成员宣读入党誓词

7月22日,实践团队成员赴汝城县瑶族乡,来到“半条被子”旧址——沙洲村,参观红色革命文化馆。馆内的工农人民雕像群红色电影等让实践团成员们领悟到“军民一家亲”的初心。当日下午,实践团成员对徐解秀老人的孙子进行了专访,聆听红色故事队员们表示要做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宣传者,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实践团成员采访朱小红并与其合影留恋

实践团成员参观“半条被子”展览馆,学习红色故事

 

科普健康知识,助力乡村医疗振兴

7月26日,实践团以“送健康进乡村,宣健康弘医识”为主题,免费为沙洲村居民测量血压,科普健康知识。实践队入户走访后,迅速融入当地环境,热情与村民唠家常,谈乡土人情,详尽了解村民健康状况、农村发展现状、农村基层医疗发展现状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成员们发放对应的医学科普资料,讲解了急救知识,常见高发病注意事项,感染病预防等医学知识,积极与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当地街办、村民服务中心共建健康乡村。

实践团成员耐心地为村民科普急救医疗知识

实践团成员为当地老人免费测量血压

为了提高当地老人的健康意识,7月31日,实践团联合汝城县人民医院前往汝城县健康医疗服务中心,为老人送医送药送服务。共计为242名老人送去常备药品300份,大米10袋,食用油5桶,面条5箱。

活动现场,实践团成员协助主任医师为老人们进行了身高体重、血糖血压、心电图、B超、呼吸功能等一系列健康检查。随后,实践团成员深入老人住所,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梳头发、剪指甲、按摩捶肩等。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为养老院的老人们送去了温暖和欢乐,也为老人的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

实践团成员协助医生为健康医疗服务中心老人进行身体检查

实践团成员为老人修剪指甲

8月3日,实践团队成员参加汝城县人民医院主办的急救知识培训活动,学习判断心脏骤停的方法、基础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具体操作流程、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创伤急救四大技术等,并进行了实操演练,以加深理解和掌握。

团队成员实操演练 

实践团成员们表示,“三下乡”实践的结束,不是学习和服务的终点,而是新的开始,未来将继续秉承“服务社会、学习成长”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一审:戴昕 二审:董鑫峰 三审:李冰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