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学雷锋|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组织志愿者开展"湘创未来·科普启智"公益课堂

  • 作者:吴奇珍
  • 来源:12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二级学院-湘南学
  • 时间:2025-03-24

本网讯(通讯员 吴奇珍 朱成利)3月23日上午,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郴州创显科普基地,开启了以“昼夜天平师”为主题的水资源和春分节气科普之旅。作为“湘创未来·科普启智”公益讲堂首场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知识讲解+动手实践+文化体验”三部曲,为50个家庭呈现了一场水资源科普和节气教育课。

活动伊始,科普志愿者手持地球仪,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春分奥秘,配合动态投影,展示了南北极光影的变化。助教团队播放候鸟迁徙纪录片,将“玄鸟至”的古诗意境与候鸟导航的生物学知识进行了串联。

小朋友们在志愿者指导下利用新鲜鸡蛋和量角器测量桌面倾斜角度。“原来立蛋要像走钢丝一样找平衡点呀。”二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三次尝试终于成功,兴奋地向妈妈展示竖立的鸡蛋,志愿者趁机讲解立蛋的原理。

文化体验环节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结合。志愿者分发竹签和宣纸,指导小朋友们制作简易风筝。“尾巴要留三指宽,这样飞起来才稳当。”小朋友们用彩笔在风筝上描绘“春牛耕田”图景,家长们分享了春分吃驴打滚的习俗。"以前觉得节气就是日历上的字,现在发现里面藏着好多科学道理。"家长陈女士展示着孩子记录本上的农谚新解:“春分麦起身,不是麦子想长高,是阳光叫醒它们啦!"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刘晶表示,学院后续将持续联动本地非遗馆、生态保护区推出“节气厨房”“物候侦探”等实践课程,让青少年在实践中理解“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据悉,该公益讲堂将在每周六持续开展,通过“观察-思考-创造”的循环模式,构建“节气科学+传统文化”的立体教育场景,预计全年惠及数千名青少年。

 





一审:彭清秀 二审:董鑫峰 三审: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