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志愿行,暖春绽芳华——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

  • 作者: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来源:03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二级学院-湘南学
  • 时间:2025-05-05

本网讯(通讯员 陶赢 谢心仪 陈妮4月期间,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进联福社区、增福街道办事处,围绕安全教育、生态环保、传统文化传承等主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活动吸引近200名师生、30多个家庭参与,以学科特色赋能社区治理,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

4月12日,志愿者在“安全教育公益课堂”上,通过场景化教学提升孩子们的应急能力。志愿者将数学建模思维融入急救教学,用动画演示人体模型操作,系统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术等技巧。互动环节中,志愿者通过分组接力答题竞赛,围绕“烫伤处理”“骨折固定”等问题展开答题,孩子们在趣味中提升应急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课后,志愿者还针对作业难题对孩子们进行辅导,为他们传授时间管理技巧,助力孩子们全面发展。此次活动为构建“社区—家庭—社会”三级安全网络注入青春力量

4月19日,志愿者们在“奇趣动物世界”环保课堂中运用数学思维为孩子们讲解了环保知识。志愿者通过纪录片与插画模型,带领孩子们探索哺乳动物与海洋生物的分类特征,并运用3D建模展示大熊猫栖息地变化,用统计图表解析海洋塑料污染数据,引导孩子们绘制“数学视角下的绿色地球”。互动环节中,“动物模仿秀”引发孩子们的阵阵欢笑,知识问答与“我心中的动物世界”绘画创作中,孩子们在玩乐中深化环保理念。家长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寓教于乐,给孩子们种下了守护自然的种子。

4月26日,志愿者们在“孝亲美德课堂”开创“文理融合”教学模式。志愿者采用“分龄化教案+双师课堂”模式,融合汉字解构与生活案例,通过动画视频讲述“黄香温席”等经典孝道故事,触动孩子们心灵。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积极分享为父母捶背等日常“孝行”。课后辅导阶段,志愿者将学科知识与德育结合,借习题讲解“孝心即责任”理念,引导孩子们将孝道融入生活。此次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结合,引导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收获家长一致赞誉。

每周“阳光春苗书屋”志愿服务持续深化,志愿者团队运用信息科学手段创新服务,搭建古诗词数据库开展“飞花令擂台赛”,利用3D打印复刻文物开展“穿越千年的数学谜题”活动,累计整理的200余册图书中,30%标注了数学思维导图阅读笔记,形成特色知识服务体系。

“我们将继续深化学科特色志愿服务体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彭丽娟介绍道,学院正构建“一学期一品牌”志愿服务矩阵,近期将推出“AI科普进社区”“云端数学支教”等创新项目,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化、数字化发展。






一审:符胜平 二审:董鑫峰 三审:李冰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