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守护湿地,双语赋能生态

  • 作者:
  • 来源:外国语学院
  • 时间:2025-07-15

本网讯(通讯员 韩瑗羽 朱诗涛)近年来,外国语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持续深耕郴州市西河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将志愿服务与学科特色深度融合。从今年3月“春风拂绿湿地”志愿行动,到4月赴长沙参与“青山公益启动仪式”,再到近日“青语筑梦·绿韵同行”实践团在西河湿地开展垃圾清理、双语科普、生态调研及中小学环保宣讲,学院以“科技+语言”双赋能,为湿地保护织密青春防线,让生态理念在行动中扎根。

专业赋能:双语传播筑实效

实践团队深入公园针对塑料瓶、食品包装袋等难降解垃圾进行地毯式清理,确保湿地生态微循环不受破坏;结合专业优势,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推出双语科普短视频,打破语言壁垒,向公众传递湿地保护理念聚焦公园日常管护与环保举措,专访环卫工人、管理人员、游客得到反馈“绿植更密、水质更清、分类垃圾桶全覆盖”,直观呈现湿地生态保护的扎实进展与民生获得感。

育人实践:生态思政炼担当

在本次湿地守护行动中,团队将劳动实践与生态教育深度融合,开展了一堂生动的"生态思政课"。队员们分组行动,手持工具细致清理草坪落叶与杂草,并通过科学堆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让每一片落叶都化作春泥更护花。结合专业调研,团队系统记录湿地植被覆盖度、鸟类栖息地变化等数据,形成专业报告,用实证数据解读"绿水青山"的生态密码。志愿者王庆感慨道:“从春季到暑期,我们亲历了湿地生物栖息地的改善,鸟类数量明显增多,这让我们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意。”

协同拓展:多元合力促升级

在实践活动中,团队创新打造"三维联动"生态保护体系,显著提升守护实效。团队联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护鸟营,号召更多青年学子加入鸟类保护活动;联合公园管理方设立提示牌、进行广播宣传、建立极端天气鸟类救助应急机制;走进郴州各小学开展10余场生态讲座,覆盖超1000人次。志愿者张浈妮自豪地说道:“相比去年,湿地游客不文明行为大幅减少,志愿行动正逐渐转化为全民共识。作为外语人,能运用专业特长守护生物多样性,这就是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目前,湿地保护实践仍在持续推进。未来,这支青春队伍将继续以"专业+创新"双轮驱动,通过建立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开发沉浸式生态双语课程、搭建校地联动的智慧监测平台等举措,让青春智慧持续滋养这片生态沃土。

一审:朱柯羽 二审:张淼 三审:贺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