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开展二十四节气之“立冬”科普活动
- 作者:
- 来源:12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二级学院-湘南学院
- 时间:2025-11-04
本网讯(通讯员 吴奇珍 蒙海英 符华)近日,我校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学堂”科普团队在郴州创显科普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以“立冬时节・万物始藏”为主题的科普活动。活动吸引了8组家庭参与,通过90分钟的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开启融合科学探究与人文关怀的趣味之旅。

活动打破传统知识灌输模式,以“为怕冷小动物设计温暖家园”为核心任务,紧扣立冬“御寒保暖”的节气特点。活动伊始,教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立冬节气的文化背景与科学内涵:从“立冬三候”的物候变化,到南北方立冬吃饺子、喝暖汤等饮食习俗;从阳光斜射导致气温下降的科学原理,到动植物冬眠、换毛等过冬策略。孩子们在听故事、做游戏的互动过程中,逐步理解热量传递、保温原理与能量守恒的基本概念,感受节气背后的自然规律与文化底蕴。

手工实践环节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利用纸板、棉花、泡沫、铝箔等常见材料,为“怕冷的小动物”设计并建造保温小屋。从共同讨论小屋的形状与结构,到分工协作裁剪、粘贴材料,再到合力解决“小屋不稳固”“棉花粘不牢”等实际问题,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分工明确、互帮互助,他们不仅体验了手工自主设计的乐趣,更自主领悟了“蓬松棉花固定空气形成隔热层”的科学逻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有机结合。
此次科普活动将传统文化、自然科学与工程实践有机融合,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与创新的种子。活动结束后,一位家长反馈:“孩子回家后还在兴奋地讲‘立冬三候’和‘保温原理’,这样的活动既有意义又有温度。”
据悉,"湘创未来"公益讲堂将持续升级课程体系,以"高校+基地"联动模式深度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着力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该公益项目后续计划推出系列专题课程,进一步优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双重育人机制。
编辑:朱柯羽 符胜平
一审:孙丽 二审:贺炜鹏 三审:谭建伟
信息公开
阳光服务
财务
教务系统
湘南易班
学校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实景湘南
校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