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news
- 时间:2021-09-23
- 点击:2435
- 来源:
本网讯(通讯员 李亚兰)9月18日下午,湖南大学特聘研究员杜广星、湖南大学特聘研究员(客座)李国林、华中师范大学王俊应邀为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电信专业作主题为“关于高功率微波效应和5G技术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的线上讲座。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博士李亚兰主持本次讲座。

杜广星就高功率微波效应的发展及现况进行重点报告。同时,他还讲解了该项目的起源、特点以及在军事上的应用,技术创新点,目前达到的技术水平等方面。

李国林通过讲解使学生接触认识到高功率微波模式转换技术对于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王俊就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做简单分析,重点探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需求。同时,还就5G+工业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本次线上讲座让同学们认识到高功率微波效应和5G技术对我国科技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促进电信专业学生深化专业认知,提升专业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物链接:
杜广星现任湖南大学特聘研究员(客座),曾承担国家某重点型号项目主管设计师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某重大项目组副组长,负责高功率微波效能评估、高功率微波电子效应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目前承担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各1项,横向项目3项,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因科研贡献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10篇,获得专利10余项,先后获评长沙市军民融合高层次人才及长沙市高级人才等称号。
李国林博士现任湖南大学特聘研究员(客座),主要从事高功率微波源技术指标测试、高功率微波效能评估、高功率微波传输与发射技术、高功率微波模式转换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此次讲座主要讲解了高功率微波模式转换的具体方式,围绕着提高功率容量、转换效率以及提升紧凑性等方面介绍了有关工作。具体讲解了高功率微波源输出模式通常为TM01模式等能量发散模式,不利于实际能量输送,而现实转换面临功率容量、模式转换效率和结构紧凑性等方面的矛盾问题。
王俊博士2010年毕业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现任职于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4G/5G基站系统研发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0多项,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带领项目团队研发的4G基站系统和面向轨道交通的高可靠性数据传输TD-LTE系统获得2017年和2020年的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个人排名第一。
编辑:蔡远 李诗韵 审核:邓建安
信息公开
阳光服务
财务
教务系统
湘南易班
学校邮箱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实景湘南
校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