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教授——杨德俊

  • 作者:付赛丽
  • 来源:
  • 时间:2013-06-08

      编者按:今年是湘南学院成立的第十年,学校在今年5月份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十年来,学院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教育教学人才。为了让我院学生进一步了解各系部优秀教师,本网特别策划了“学府俊杰”人物专访栏目,着重对各系部的优秀教授事迹进行采访报道。 

 

“接地气”的教授——杨德俊

      

    此时正值六月份,正是各个系部老师和学生忙于设计毕业论文的阶段。6月6日上午,记者在办公室采访到了化学与生命科学系教授杨德俊。

教学,就是以人格影响人格

    时年50岁的杨教授,依旧荣光焕发,当聊起学生时代的学习生活时,他感慨最深的就是,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影响,他的成长与成才,离不开当年的老师的栽培。当说起自己的老师时,杨教授言语之间饱含的是满满的感激。

   “我的老师喜欢和学生沟通,现在我的教学也是喜欢和学生沟通,老师的角度很重要,你不需要在学生眼里看起来很高深,你首先得让你的学生学懂,让他觉得这门课很简单,对这门学科产生持续的兴趣。”但当谈起自己的教学经验时,杨教授这样说道。

    在采访过程中,杨教授几次提到大学和室友之间的趣事。“我的一个室友,我们的专业是生物学,他却常常跑去物理系听课,大学毕业后居然成了某大学的法学院院长。所以在专业这一点上来说,不要求你一定喜欢本专业,只要你肯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努力就好。就像考研这个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学生考研,个人的规划不同,但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大学四年就这么荒废了,这是很让人痛心的。”而让一个人不堕落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有事可做,所以在化生系新生入学时,杨教授最先说的、最先鼓励的就是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去做实验。但这四年的坚持就像马拉松长跑,越到最后人越少。而杨教授最常做的就是常与学生沟通,带着他们做项目,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习,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引导同学们。

带着学生搞科研需“广种薄收”

    对于科研课题的选择,杨教授用了“广种薄收”来形容自身的做法,只要学生愿意,都可以自己动手来参与实验。然后在其中选择有可行性的课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相比起纯粹的实验,这样的教学方法成效明显大很多,教学上来了,科研也上来了,还可以拿出空余时间来服务地方经济,杨教授说:“这也是常说的政策靠领导、运作靠导师、做事考学生。”就像最近刚提上日程的良田镇的一个污水处理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也是每个老师带几个学生去做。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不了的就问老师,然后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学习。“每个同学都很积极,有的甚至废寝忘食,因为他发现了兴趣所在。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也让他们没有时间去浪费了。”杨教授笑着说。

    寓教于研,教学相长,灵活的教学模式,让杨教授广受学生欢迎,同时,这一教学模式也在整个化生系逐渐得到推广。

选择忙碌是一种生活态度

    近些年来,在科研方面,杨教授可谓是硕果累累,分别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野生食用菌生态栽培技术、棉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等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当记者聊到这一方面的时候,杨教授的兴致来了,他忍不住和我们畅谈起多年来在“生态栽培模式”方面的经历。

    杨教授说,自己从事这一方面的科研起源于天麻的种植。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和地方家族企业合作,不断探索。“我们通过企业和农民合作。第一年,让农民在山上种植天麻,风险由企业来承担,如果成功了,第二年由企业提供种子,农民运用自己学到的技术来种植,企业成本下降了,品质也上升了,同时还带动了农民致富,保护了植被,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这一模式是值得推广的。”在做这样有意义的事情时,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这样充实的人生应该是大多数人想要的。

    在生物学科研工作方面,杨教授多次为郴州三农农业和三湘菌业等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在美味牛肝菌的培育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最近,学院与郴州市良田镇签署污水治理协议,杨教授也参与到了这个项目中。在问及到有没有打算让自己退居二线时。杨教授笑着说道:“我母亲曾打电话让我好好休息,工资已经这么高了,该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了,不要这么拼命。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我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它充实,虽然每天搓麻将也可以让自己很累,但选择这样有意义的忙碌是一种态度。”

好奇——对科研“忠贞不渝”的动力

    杨教授已经陪伴湘南学院一起走过二十年,谈起这些年来的工作经历,杨教授可谓感慨良多。他调侃自己的工作经历只能用过程复杂来形容。大学毕业后,杨教授从化学转到实验科学,刚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是最累的几年。杨教授笑着说,自己当时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老师年龄小,学生年龄大,年龄最小的学生还比我大一岁,在知识层面上我们比较强,在实践教学方面学生比我们强,在那时我也学到了很多。”

    在工作逐渐进入正轨后,杨教授开始接触科研教学工作。“我参与的科研教学团队很优秀,曾经有一个单细胞蛋白的研究项目获得了国际性成果。”就在杨教授打算大展拳脚时,他遇到了瓶颈期。“1992年,高考停考生物,大学的生物教学工作就停滞下来了,老师做的工作很杂,技术服务什么都做。”

    说到自己对科研的热衷,杨教授说,两个因素推着他走到了今天,一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自身的好奇。说到社会需要,他还回忆起了自己曾经帮助一个很有趣的小伙子种植鱼腥草的经历。“曾经有人问我,要是下一代人不种粮食了怎么办,我认为,那时的机械水平自然就提上去了,我们的科研,就是为社会服务的。”对于科研,杨教授依旧保持着他那一份独特的好奇。“每当遇到一个问题,我就想找到答案,就像当初研究牛肝菌,别人认为种不出,我就希望通过生态办法提高产量,最终成功了。”

    采访结束后,杨教授用华中理工大学副校长的一句话表达了他对学院毕业生的期望,他缓缓说道:“今天,你们为学校骄傲,明天,学校以你们为荣,希望从湘南学院出去的每一名学子,都能找到一个自己的平台,成为祖国的栋梁!”

    链接:

    杨德俊简介:杨德俊,男,汉族, 1953年11月生,湖南长沙人,1985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现任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应用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湘南学院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的教学科研工作。获“郴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先进个人”,“郴州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等荣誉称号,荣立二等功一次。

    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野生食用菌生态栽培技术、棉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等技术领域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和发明专利,“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创新研究”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郴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国内食用菌行业得到普遍应用,提高了国内食用菌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

    发表学术论文26篇。SCI收录2篇,ISTP收录1篇,主持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3项,主持郴州市科研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科基金项目项目1项;完成省级科研成果2项,发明专利3项;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奖等奖1项,郴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记者  陈军艳 阳波

 

    责任编辑:曹永平                                 学生编辑:付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