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胜:在田野中立德树人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20-05-13

在田野中立德树人

童翎




陈敬胜,湖南江华瑶族人,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我校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从教十载,他在教育这片热土中执着追求,砥砺前行,不断创新。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开创性地拓展了在南岭走廊山区田野中通过实践教学、学术调研立德树人的新模式,以高尚的师德和卓越的教学成绩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



 

在“田野”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陈敬胜一直用明朝书画家董其昌的名言要求自己,更是如此要求学生。他说:“湘南学院法学院一直着眼于培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新时代大学生这一目标,我们由此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田野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模式。”

谈到这种新模式的特色,陈敬胜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田野是与课堂完全不同的两个天地,在课堂中,学生更多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吸收书本中早已归纳、总结的文字,培养的是接受和理解能力。这种沿袭式的知识学习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种记忆,时间长了会淡忘,更无法解释和解决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而田野就是实践,在田野中,头脑中处于表层的专业知识自然而然地形成为深层知识结构。学生需要面对一切或简单或复杂,或熟悉或陌生的现象,将思维从书本中释放出来,将在课堂中接收的文字理论转化为解决错综复杂社会现象的钥匙,这培养的是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包括社会思维方式的创造,社会问题审视角度的转化,书本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社会现象解决方式的创新等。”就为什么率先在社会工作专业试行“田野+”育人模式,陈敬胜说:“我们的社会工作专业,其本身就是一门非常强调经验性和实践性的学科,若非亲自参与社会实践,理论上的价值观就显得艰涩而枯燥,因此,每一次田野实践都会增强学生对社会工作理论的理解力和感知力,从而巩固、加深学生对社工的理解和认知。”



 

在“田野”中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

地方高校的本科生是否能够培养出优秀的科研素养?陈敬胜在怀疑中低调起航,以“田野+项目+团队”的实践育人模式,为湘南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改革,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

2015年以来,陈敬胜和他的团队带着学生深入南岭走廊村寨,围绕脱贫治理,社会风险、区域文化传承与发掘开展了大量地调查。他说:“我是人类学博士,用两条腿走路,用脚本丈量社会是我的专长,这几年,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或有意识培养学生自己的团队,独立承担科研任务,在实践中蹒跚起步。”历经了雨雪的洗礼,骄阳的晒烤,陈敬胜倡导的田野调查结出了丰硕的科研果实。从2015年到2019年,陈敬胜和他的团队指导学生成功申报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6项目;在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湖南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5篇;师生共同出版专著3部;为国内各重点大学输送了56名研究生,2020年他带的2016级社会工作1班,全班只有37名学生,有14名报考研究生,上线人数12人,有望录取10人左右。社会工作专业也成为了湘南学院考研的重镇。



 

在“田野”中培养红色文化传人

近年来,陈敬胜和他的同事一直在探索和践行如何在田野实践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结合学科特点,把红色基因教育等思政元素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他对学生如此说道:“在田野实践中要经常将国家时事、民生疾苦、人生理想、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在鲜活的社会实践中洗礼思想,认识社会,明白道理。”

其带领的教师、学生团队围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主题,通过对农村地区、革命老区进行调研,使学生了解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现实逻辑;培育了农村发展需要的社工人才;激发了学生帮扶乡村发展的高尚情操;引导和培养农村大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精神文化的宣传者。调研形成了《流动的乡土——郴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证研究》《经验与典型——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的个案研究》《职业教育介入精准扶贫的调查研究》《“挪穷窝”与“挖穷根”:易地扶贫搬迁的模式选择》《精准扶贫资源配置的“精准化”问题研究》《基于精准脱贫视角的农村电商发展研究》《精准脱贫背景下迁村并居的文化融合研究》《农村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精准扶贫模式的调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绩效评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一系列专著及主题报告。

 

在“田野”中实现高质量就业

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经过陈敬胜“田野+”人才育人模式培养的湘南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具有极强的社会感知力、文化分析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陈敬胜说:“实现高质量就业是我们对学生的承诺,也是我们办学的目标,学生在田野实践中表现出的扎实的专业功底、精诚合作敬业的精神以及突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关单位的领导的充分肯定,这使他们在同等条件下更乐于选择我们的学生,我对他们的前途十分地自信。”

“蔡元培曾说,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先贤的经典需要我们用一生去体味、去实践,需要我们用自己真诚的信任去点燃。”在采访最后,陈敬胜如此说道。

 

 

 

 

编辑:李冰婧 审核: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