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凤鸣: 初心辉映晚霞红——唐凤鸣教授《半条被子》系列作品诞生记

  • 作者:
  • 来源:
  • 时间:2020-10-13

 

初心辉映晚霞红

——唐凤鸣教授《半条被子》系列作品诞生记

 

李映山

 

2020916日,汝城大地双虹辉映、彩霞满天。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汝城县沙洲瑶族村考察调研,《半条被子》的故事再度升温,而矗立在纪念馆及沙洲村广场中央的《半条被子》雕塑也再度引发关注。人们纷纷在雕塑前流连瞻仰、拍照留念,雕塑成了村中最吸引人的一道靓丽风景,也成了各种传媒争相传播的汝城名片。面对这尊塑像,人们不禁交口称赞。它视野开阔、视觉和谐,造型优美,刻画逼真,人物生动传神,充分地体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准确地传达了半条被子温暖人心的主题创意,揭示了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博大胸襟。人们在叹服其主题深邃的同时,也赞赏作者绘画雕塑技艺的精湛。

这件作品的作者是湘南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唐凤鸣教授。唐凤鸣教授是汝城本地人,他于19521月生于汝城,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系原湘南学院美术系、设计系教授、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郴州市文联副主席,郴州市美协副主席,曾有多件作品获国家级、省级美术作品奖。2012年光荣退休。

 

《半条被子》画作的诞生

 退下来的唐凤鸣教授并没有休息,他仍在自己的创作园地中辛勤地耕耘着,一边在老年大学教学,一边在从事自己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激情,退休几年来,不断有新作问世,《半条被子》便是他退休后持续深耕的重大收获。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不久后唐凤鸣便来到了故事发生地的沙洲村采访参观,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憾。他想,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自己的家乡,体现了红军长征时期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意义重大。“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总书记复述徐解秀老人的话语,掷地有声,意味深长。唐风鸣想:如果能用造型艺术的形式,把总书记讲的这个故事情景再现出来,岂不是更具有直观的教育意义吗?作为故事发生地的艺术家,唐凤鸣认为自己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从参观考察的那一天起,他便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且逐步进入了《半条被子》画作的创作构思阶段。

 素材收集过程中,他翻阅了汝城县委宣传部门之前发布的宣传画册,总觉得不太满意,特别是画册在构图中将红军女战士与村妇分成相对的两组,画面中红军送被子的动作看起来像是施舍给对方、恩赐给对方,未能体现出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唐凤鸣认为,这个故事本身很普通,就是三个女红军看到农妇家里很困难,临别时要把自己行军用的被子送给她,农妇执意不收,红军战士便用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一半留给自己,一半送给了老乡。但这看似平凡的事例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它体现了百姓的纯朴,体现了红军的本色。而正是这一本色闪耀出红军战士的崇高,他们一心想着百姓,一切为了百姓。唐凤鸣想,这个故事的精髓应有三点:一是红军来自于老百姓,军民关系不是官民关系,而是鱼水关系;二是送被子是人性中善良的本能体现、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三是这个故事是那个年代红军与老百姓之间自然发生的平凡事件,本身没有什么仪式感。创作的意义在于从平凡中见出伟大,彰显其在今天深刻的现实意义。

基于这个认识,在构图上,唐教授将人物进行了重新组合,突出了军民关系的鱼水之情;在“送”被子与“接”被子的动作中,力求表现出人物动态的自然、朴实和善良的情感;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既要表现出人物在“送”与“接”这个核心情节上的专注,同时又要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个性特征。为突出画面的主题,他删除了小构图中作为背景的民居大门和道具,将周围作大面积空白的处理。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尽量发挥中国画的“笔墨为上”的特点,借鉴传统山水画中的积墨法,层层皴染,力求使人物塑造有分量有历史沧桑感;而在人物头部形象的表现上又借鉴了西画写实手法进行深入刻画,尽可能表现出人物的真实与生动。为拉近形象同观赏者的心理距离,让故事显得真实自然,他采用了大画面的规格,人物比例接近真人大小。草图出来后,他多次听取朋友的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先后六易其稿。经过大半年时间,于2017年初完成了中国画《半条被子》的创作任务。

画作面世后,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作为在汝城土生土长的画家,唐教授首先想到的是回报故土。当年四月,他趁赴汝城釆风的机会,将作品第一稿赠送给了汝城县委、县政府,受到汝城人民的高度评价。五月份,作品的第二稿选送到湖南省庆祝建军90 周年美术作品展,一炮走红,斩获一等奖。于是在全国掀起了第一波宣传与艺术评论的热潮。首先是《陝西日报》刊发了唐教授的国画作品,并发表了美术评论家李熙斌的评论文章《丹青殷殷鱼水情——读唐凤鸣绘画作品》。随后,《郴州日报》《湖南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广为推介。汝城县委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建议将中国画作品《半条被子》重新设计为雕塑作品,永久存放在汝城文明沙洲村广场,以更好地纪念革命前辈,弘扬革命传统,激励人们,特别是共产党员,铭记初心,不忘使命。

 

 

《半条被子》雕塑面世

将画作改成雕塑作品,同样的题材用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把二维的纸面构图转变为三维的立体形象。在转换过程中,必须准确理解原作的构思构图,把握人物的形体比例、动态表情、服饰道具等。除了准确还原平面造型元素外,更多的是进行二度创作,即将原来纸面上二维的虚拟空间转换为真实的三维空间,补充丰富二维空间中所包含却没能呈现出来的内容。作品中人物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呼应关系、主从关系都要重新考虑。在艺术表现语言上要把中国画的笔墨表现语言转换为雕塑艺术的表现语言等等,这在艺术创作上是一个质的飞跃。作为纸面造型的中国画与观众的互动关系是被动的,它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展开的。而雕塑作品尤其是作为公共艺术的户外雕塑中的广场雕塑,它是放置在一个全开放的空间中,观众与作品的互动关系是主动的。周边的环境、观众的视线、雕塑的体量三者之间有着互为补充的关系。在特定的情境里,广场雕塑是人们的视觉中心,广场雕塑的造型形式、体量大小、尺度高低、材质选择等对其艺术效果都将产生影响。为逐步深入,准确还原,唐教授先做了小泥稿。在进行小泥稿创作前他与制作方商定:为体现故事的历史沧桑感和真实感,有利于雕塑人物动态的生动性和后期质保的长久性,将原计划中的石雕形式改为青铜铸造形式;为拉近雕塑作品与观众的心灵距离,人物高度确定为2.5米左右(最佳距离观赏时的视觉差);雕塑基座确定为1934米,以纪念1934年红军长征过汝城的时间(雕塑作品自小广场迁移至主题广场后,根椐科学测定最佳视觉距离,基座升高了两米),基座为黑色花岗岩,与青铜颜色形成互补,基座正面上方刻上雕塑作品的名称“半条被子”,下方以鎏金黑体字,镌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按照这些构想,唐教授带着他的创作团队苦战两个月,将二维画作转换成小泥稿,再将小泥稿放大到等比例的大泥稿,团队成员真正把雕塑的二次创作当作自己的艺术创作活动,制作方河北翰鼎雕塑集团有限公司也选出了十余人的最佳制作队伍参与进来,唐教授与他的同事李鹏老师、汝城县政府代表县文管所所长何志军先生则组成了艺术监制专家小组。为保证雕塑作品能很好的体现原作的创作意图,他们本着尊重历史,贴近生活,还原真实,升华艺术的创作宗旨,认真把握人物动态、人物结构、面部表情、服饰道具等细节的真实性、生动性,日以至夜,一丝不苟地工作,雕塑《半条被子》逐步定型。

2018年国庆前夕,一座高约4.5米的青铜主题雕塑《半条被子》永久地屹立在故事发生地——汝城文明沙洲村,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2020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到这里考察调研。铜像火了,沙洲村火了,汝城县火了,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得到了形象的彰扬!作品《半条被子》及相关评论文章频繁出现在报刊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国网、中新网、中军网、中青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各大媒体上,得到广泛传播,为弘扬革命传统,传播红色文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发挥了艺术品的直观教育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初心相映晚霞红。面对此情此景,唐凤鸣教授无比欣慰。他说,艺术属于人民,艺术家就是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作品。“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艺术表现生活,艺术服务人民,也是艺术家的初心。“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与《半条被子》雕塑的成功正是这初心相融相映的结晶!

 

 

 

                                                                        编辑:李冰婧 审核: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