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思政教育 提升育人能力——我校思政课教师培训班开班 刘卫平作开班首讲

  • 作者:
  •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时间:2025-10-31

本网讯(通讯员 李冰婧)10月29日下午,我校思政课教师培训班在图书馆西报告厅开班,校党委副书记刘卫平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开班首讲,郴州市委党史办主任孙佑民受邀作专题讲座。

   开班仪式上,刘卫平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学校举办本次培训班恰逢其时、用意深远。他对全体思政课教师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始终保持空杯心态,把知识清空,把身份清空,把杂质清空,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开拓视野、开放思路、开阔心胸;二要始终保持学习常态,时刻把学习放在心上、落在行动上,把学习当作一种境界与方式,做到学思用相贯通,知信行相统一,达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三要始终保持进取姿态,勇攀教学科研与立德树人的高峰,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四要始终保持创新状态,让改革创新成为思政课教师的源头活水,让思政课“潮起来”“热起来”“火起来”。

开班仪式后,刘卫平还以《“三课”贯通 “四气”相通 “五化”融通——破解思政课教学困境的钥匙》为题,为培训班做开班首讲。他强调,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思政课的重大意义。他指出,上好思政课核心在坚持“八个统一”,关键在教师队伍建设,根本保证在加强党的领导。他重点讲解了上好思政课的方法与策略,即注重“三通”协同。一是坚持“三课”贯通,将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贯通起来,构建“知识-生活-素养”的立体网络与思政课教学新格局。二是坚持“四气”相通,要接地气,把思政课讲新,提升“到课率”;有朝气,把思政课讲活,提升“抬头率”;扬正气,把思政课讲准,提升“点头率”;冒热气,把思政课讲透,提升“转化率”。三是坚持“五化”融通,以讲授故事化、实施项目化、话语共情化、场域具身化、教学协同化为路径,增强思政课教学感染力和实效性。

孙佑民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导读》为主题,梳理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第五卷的内在逻辑与演进脉络,并围绕第五卷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重大理论创新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展开了详细解读。他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开辟了党的理论创新新境界,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新蓝图,聚焦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贡献了全球治理新方案,深化了党的自我革命新认识,必须坚持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把学习实践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开班仪式中,教务处处长吴霞结合国家方针与学校实际,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的时代特征以及思政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思政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创新进行了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新进教师代表邵霞分享了对思政课教师职责定位、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看法,希望大家都能完成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再到站好讲台的蜕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奉献光与热。

据悉,本次培训为期6天,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使命、高校教师良好师德师风构建、AI数智技术在思政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等主题,通过组织专题讲座、观摩示范课、经验交流分享等形式,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学水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各二级学院辅导员代表参加培训。

一审:贺炜鹏  二审:谭建伟  三审:廖保华